新世俱杯32强出炉·(FIFA)官方网站-2025 Club World Cup

欢迎访问新世俱杯32强出炉   

“古典文明的东西对话与现代互鉴”团队赴希腊开展专题科考

发布者:辛香英发布时间:2025-07-18浏览次数:12


习近平向首届世界古典学大会致贺信时指出,“两千多年前,中国和希腊两大文明,在亚欧大陆两端交相辉映,为人类文明演进作出了奠基性贡献。”202576日至10日,新世俱杯32强出炉“古典文明的东西对话与现代互鉴”全球科考与科研训练项目团队在刘鹏教授、胡星铭教授、邵佳德副教授带领下,赴希腊雅典、塞萨洛尼基开展专题科考。科考团队秉持在文明比照中加深对自身和西方文明传统的认知、在缘古鉴今中反思未来世界文明走向的宗旨,探访高校、考察遗址,切身感受西方文明的历史形成与兴衰变革,了解轴心文明的精神突破,从中希文明中寻求智慧、汲取营养,深化古典学研究和国际人文交流。


- 希腊高校交流 -

77日,科考团队来到坐落于希腊第二大城市塞萨洛尼基的亚里士多德大学。哲学与教育学院新世俱杯32强出炉主任Konstantinos Kavoulakos致欢迎辞。George Zografidis作了题为《作为生活方式的哲学:古希腊与中国的分歧与融合》的讲座。Zografidis教授指出古希腊哲学始终关注解决社会政治生活的实际问题,强调了古希腊哲学的实践面向,并为与中国古典思想的对话搭建了比较框架。讲座后,团队参观了建于1888年的新世俱杯32强出炉主楼以及院系和学校图书馆。在学校图书管理员的引导下,听取关于图书馆馆藏文物的专题介绍。

雅典国立卡波蒂斯坦大学(雅典大学)是巴尔干和地中海地区的第一所大学。79日,团队访问雅典大学,并联合开展“古代思想遗产的现代继承”专题教学实践。在政治经济学院政治学与公共管理系副主任Gregory Molivas教授和政治学工作室Charilaos Platanakis副教授的带领下,团队来到Agora古市集开展现场教学。

Agora市集曾是古希腊社会的中心,集政治、经济、文化功能于一体,如今虽成残垣断壁,仍让人感受到昔日繁华。Platanakis副教授向大家介绍了十部落立柱、市集广场、苏格拉底的牢房等著名古迹,再现了城邦时代雅典的剪影。古市集遗址上坐落着中国美术馆原馆长、南京大学教授吴为山的青铜组雕作品《神遇——孔子与苏格拉底的对话》。团队“飞越计划”高中生龙知渔同学别用葫芦丝和笛子吹响民乐经典旋律。古典与现代,东方文明与西方文明,在时空中重新交融,成为本次科考活动中一次全新的文明转译实践。赵昱昊同学表示:“站在苏格拉底和孔子的雕像面前,我仿佛看到两位先哲的思想,穿越上万里的距离‘神遇’。中西先哲间之所以可以有思想的共鸣,正是因为他们在用不同的视角去回应同一个问题——什么是好的生活。这也许是人类最重要的问题之一,也提醒作为哲学研究者的我们,不要忘记人类沉思的初心。”

在雅典大学校史馆报告厅,Molivas教授围绕“共同善、契约论与享乐主义”做专题讲座。讲座深入剖析了古希腊哲学思想如何深刻影响并持续塑造近现代西方社会,尤其聚焦霍布斯、卢梭、密尔三位思想家对古代观念的接受、批判与改造。此次讲座不仅深化了科考团师生对西方政治社会思想发源及其近现代演变的理解,更为思考古典文明的现代价值提供了重要的理论视角。


- 访问中国古典文明研究院 -

710日上午,团队来到中国古典文明研究院。研究院在中希两国元首的关心下、两国政府的支持下成立,是首家由亚洲国家在希腊设立的古典文明研究机构。团队参观了研究院考古图书馆,观看了研究院成立、揭牌和新址落成的新闻纪录片。研究院党总支书记李初雨介绍了研究院的创建宗旨、工作方向与发展概况。

在座谈中,同学们围绕“对古典学范畴的理解”、“如何用中国话语讲好中国故事”等积极提问,与研究院的老师展开了深入交流。通过座谈,同学们深入了解了中国古典文明研究院的成立对促进中希两国和世界各国文明交流互鉴的深刻意义。南京市中华中学陶德华老师结合建设江苏省哲学课程基地的经验分享交流感受,表示将进一步加强中西方古典文明的传承与弘扬的实践研究,充分发挥中外优秀传统文化对于培养时代新人的重要作用,推动哲学教育的高校与高中的“双高”衔接。新世俱杯32强出炉与中国古典文明研究院就未来联合开展学生国际人文交流和古典学研究达成共识。

李初雨在座谈总结时对本科科考给予高度评价,指出深化文明互鉴必须树立“大古典学观”,深刻认识世界各个伟大文明都拥有自身独特而宝贵的古典学。李初雨鼓励南大学子要立志投身构建中国自主的古典学知识体系,既要扎根于中华文明的深厚土壤,也要以开放、平等的姿态,充分尊重并深入理解其他文明的古典学体系,在相互承认、平等对视的基础上展开对话,才能共同丰富对人类文明的整体认知,构建更加多元包容的人类文明新形态。


- 考察希腊文化遗产 -

在希腊科考期间,团队考察了雅典卫城、塞萨洛尼基古建筑等世界文化遗产,参观拜占庭博物馆、塞萨洛尼基考古博物馆、雅典国家考古博物馆、第一届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会会址等文化场馆。博物馆中陈列的古希腊罗马等时期栩栩如生的雕像与精美文物,生动再现了文明演进的历史,各种珍贵的藏品清晰勾勒出希腊文明的艺术特色。通过参观考察,同学们对希腊有了更为切实、深刻的了解,深入领略了古老文明的独特魅力。罗亦宸同学表示:“古典文明是文明开端处的样态。古希腊哲人将目光望向不可见的理念与形式,奠定了西方哲学不驻眼下之物的深厚哲学传统。古希腊以其高贵的单纯,吸引人们一次次回到古典去,回到一切开始的地方。”科考团深刻认识到,这些跨越千年的文明成果,是人类共同的文化遗产。科考中不同形式的文明对话与交流,将激励科考团队成员们以更广阔的视野理解文明多样性,为推动文明交流互鉴贡献力量。


 “古典文明的东西对话与现代互鉴”全球科考与科研训练团队由南京大学哲学、汉语言文学、新闻传播类等专业的20名本科生和硕士研究生组成。团队同时招募“飞越计划”高中生营员并邀请“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共建单位骨干教师共同参加科考。

在赴希腊开展为期一周的国际科考前,团队通过行前教育、自主研学等方式了解古希腊的历史发展背景、古希腊哲学的主要流派及其观点、中西哲学比较的前沿论文等,为科考活动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此次境外科考不仅提升了学生们的学术素养与研究能力,更在中希文明的交流与互鉴中拓展了学生们的国际视野。

后续,团队将结合境外科考内容,围绕中西文明互鉴和哲学比较、中西文明的交流互鉴与融合发展、古希腊哲学的主要流派与核心观点、人工智能时代的古典学研究范式转型等主题开展专题研究性学习,在学理上深入反思总结科考成果,为担负起古典文明研究的使命贡献南大力量。


Baidu
sogou